1.技术介绍及特点
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将可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分子的微阵列、蛋白质分子间特异性识别和高分辨椭偏光学成像技术相结合而发展成的具有无标记、高灵敏度、高通量特点的新型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定量检测技术,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与现有临床体外诊断方法相比,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在检测时间、样品消耗、检测成本和操作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面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时,同时满足高通量和高灵敏度检测的要求,其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检测时间:1-120分钟可调;
样品流量:1-1000微升;
检测结果读取时间:小于10秒钟;
检测灵敏度:优于0.1ng/ml(标准试剂盒)。
2.应用领域
抗体筛选、药物亲合力测定、疾病标志物(谱)临床检测、食品过敏原鉴定、病毒检测、环境指标监测等。
3.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案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靳刚研究员于1995年提出了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方法学概念,经过15年的实验室原理验证、单元技术攻关和三代实验室样机的发展,技术业已成熟,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众多成功的应用经验,如抗体筛选、药物亲合力测定、疾病标志物(谱)临床检测、食品过敏原鉴定和病毒检测等,近年在环境污染物监测方面亦有建树。
在成功研发出三代实验室样机的基础上,2011年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贵州省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贵州金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无标记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配套试剂展开了产业化开发,双方的合作基础牢固可靠,连续签订了排他性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合资公司贵州中科金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在贵阳双龙科技园投资超过5000万元建设预研实验室厂房,组建产品产业化科研团队,并储备了大量专业技术工人。
在该技术研发期间,获得了归口于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多项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支持,累计研究经费投入超过4000万元。基于该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发表高水平文章超过200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超过50次,形成了囊括技术所有关键环节的专利池,并构建了国家标准。该技术于2006年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10年在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中取得“该技术方法明显优于传统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学术成果产出效果明显,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验收结论。该技术还获得了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2014年全国侨联创新成果贡献奖。
4.技术团队简介
技术团队由靳刚研究员、牛宇副研究员、冯冉冉副研究员和于桂清主管组成。
靳刚研究员于1993年获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和ESPCI物理学博士,先后出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合作研究员、瑞典林雪平大学客座科学家、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客座教授和韩国亚洲纳米生物科技研究所国际研究员。1996年至今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过中国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十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生物芯片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物理技术分会理事和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发展战略重点规划专家。靳刚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学纳米检测和生物分子测试技术研究、二维纳米生物材料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研究。目前,靳刚研究员已发表科技报告200多篇,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0余次,申请专利30余项。
牛宇副研究员、冯冉冉副研究员和于桂清主管分别负责生物医学、表面化学和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
5. 知识产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