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生平传记

   

  吴承康先生千古

        吴承康先生生平 

  我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122521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吴承康先生192911月出生于上海。1947-194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49年赴美国威司康辛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分别于1951年、1952年获学士、硕士学位。1952-195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1954年获机械工程师学位,195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胸怀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吴先生毅然放弃美国的优渥生活,学成后便于19579月回国。1957-1978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力学研究所,第七机械工业部207所、701所工作。1978年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研究室主任。19842-198712月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吴先生是我国导弹烧蚀防热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和燃烧科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烧蚀机理、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以及燃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为我国的航天工程和能源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先生提出了阐明汽油机爆震机理的“Livengood-Wu积分模型,该成果在1954年发表于第五届国际燃烧会议,其后被内燃机学术界认定为汽油机爆震自燃说的理论基础。1983年吴先生在美国西北大学访问期间,与C. K. Law教授共同研制了一套层流火焰和激光测速装置,建立了精确测量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成为国际公认的测量火焰传播速度的基本方法。 

   

  为服务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吴先生承担了航天器再入的防热问题实验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吴先生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方案,即采用电弧等离子体亚声速射流对飞行器驻点的受热情况进行模拟试验。他领导研究团队自主建立了国内首台920千瓦电弧加热设备,研发了配套的测试技术,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20世纪70年代,吴先生又率先提出利用火箭燃气开展大面积烧蚀防热研究方案,并带领研究团队在试验现场从事了大量的测试工作。这些试验所取得的重要数据,为我国中远程导弹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此外,吴先生在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大气层物理现象、洲际导弹再入通讯中断减轻技术等问题上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吴先生带领团队进行了洁净高效煤燃烧技术研究,研制了实现劣质煤稳定燃烧的多种新型煤粉燃烧器,发展了水煤浆燃烧技术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吴先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气脉冲除灰技术,解决了我国燃用高灰分煤造成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这一难题。 

 

  从航天飞行器气动防热问题研究开始,吴先生一直从事热等离子体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机理、设计、新型发生器的研制、等离子体诊断等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吴先生是我国低温等离子体学科与技术发展的带头人,是国际等离子体化学学会会士。在他的坚持推动下,我国学者团结努力,举办了二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技会议,组织了中日、亚太等离子体科技系列会议,1997年在北京主办了第13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在这些会议中,吴先生多次担任主席,有力地提升了我国低温等离子体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吴先生曾担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主编,是国际期刊《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编委以及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吴先生一生科研成果累累,先后获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吴先生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杰出贡献奖 

  吴先生不仅科研成果卓著,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还致力于教书育人,为培养我国的专门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先生早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授课,在力学所培养了多名研究生,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吴先生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指导的学生很多成为燃烧与等离子体界的学术带头人。 

  吴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力学界和工程热物理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吴承康先生! 

  爱国有志,报国永恒,伟业镌青史,流芳垂万古。 

  星陨大地,魂归长空,高风传千里,亮节昭后人。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