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科学】怀念吴承康先生
编者按:吴承康先生是我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高速高温气体动力学、低温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燃烧与能源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著的成就。2022 年12 月25 日,吴先生在北京不幸离世,但他的高尚品德与学者风范永远留在后辈学子的心中。为了弘扬和传承吴先生所展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本刊将陆续发布力学所同志们撰写的纪念文章。
怀念吴承康先生
黄河激
西侧舷窗外酡红的晚霞如梦似幻、横贯地平,又倏忽散去,不复可见。
坐在从深圳返京的航班上,回想起去年四月申办第21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时心里隐隐的期盼:如果吴先生和黄老师身体康健,可出远门,一定请先生和夫人一起到广州南沙来参加力学所承办的这次大会。今天,大会在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非常顺利、圆满地闭幕了。但先生却已经离开我们几近一年。
我是2006年10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潘文霞老师课题组工作的。潘老师和孟显早早地为我安排好了办公地点——材料工艺小楼301号房间。11月6日,第一天上班,我推开青绿色的木门,阳光洒落。潘老师告诉我:这正是吴先生使用过多年的办公室。房间不大,有朝东朝南的两扇大窗,墙上的木质配电箱和窗机空调都曾是吴先生当时安装使用的。那天,潘老师也领我去拜访吴先生。先生欢迎我到所里,并鼓励我要好好工作。
从那时起,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便一直有幸得到吴先生的关怀和帮助。但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不禁幡然心惊,似乎从第一次和先生见面甚至到现在,我都并未能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何其有幸,能跟随吴承康先生这样温文儒雅的大家,学习、共事这么多年!
现在仔细回想,有许许多多和先生相处相交的点滴,汇在一起,似是细雨润物无声,又似涓流荡涤身心。然而我一直是近情情怯的性格,害怕仔细翻检过往细节,只愿远远感受着那柔和却永存的温暖,珍藏于心,却羞于与人分享。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动笔写下这些文字,纪念尊敬的吴先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这句话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我更倾向于“要精益求精求知为学,要淡薄名利处世为人”的意思。在我看来,吴先生就是这样的大家。先生一生喜爱学习新知,专业学问自不必说,其他领域也不例外。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帮吴先生“折腾”电脑,软件、硬件一通捣鼓,每次都很惊讶吴先生对新软件的接受程度,只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80岁高龄的先生都愿意学习、尝试,并能很快掌握、运用自如。先生一生谦逊务实,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为机遇和微不足道的努力,从不夸夸其谈。他在各种会议上很少发言,即便发言也都言简意赅、情深意切。然而,当我们私下找先生请教时,无论是选题上的迷茫、理论推导的卡壳、实验方案的选定,乃至生活上的困扰,先生却是滔滔不绝、不厌其烦,总能以远见卓识拨云见日,引领我们不断前行。先生一生关爱提携后进,无论是青年学子还是身边工作同事甚至服务人员,先生都是发自真心地尊重,并为大家的每一分进步喝彩。
由于个人性格内向,我对吴先生虽然满心尊敬、充满感激,但其实是疏于问候的。然而,先生却是实实在在地惦记着我,让我至今感念。2015年,吴先生提醒我在繁忙工作之余要主动放松身心,并推荐我听Susan Reed的歌,说这是他和黄老师年轻时回国在船上听的,当时他们很喜欢这位年轻的女歌手。2018年,我们在外场实验,中秋节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吴先生的邮件,让我再次感受到先生的殷殷惦念。
吴先生的邮件让我何其惭愧!我自己疏于汇报,反而让先生挂念了;先生对我,哪里还会有过意不去的地方,反而是我自己,才常感对先生过意不去啊……
舷窗外夜空下的北京灯火璀璨。恍惚中,先生的琴声仍在天边宛转,先生温暖的笑容宛然眼前。
附文:
2022 年吴先生在欧美同学会MIT 校友会上对新生的寄语
吴先生于1952 ~ 1957年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并于195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中国科学院动力室、后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2022年9月20日,吴先生发给孟显老师微信:“7月份,MIT校友会聚会,送新生去新学年(现在年轻的归国校友不少,聚会有几十人)。他们会长让我去讲几句话。我讲了十几分钟,其中大部分是讲不要受应试教育束缚,要全面发展的意思。不知怎么有人把这一段弄成视频发上网了,我一个侄女转给我了。我现在转给你看看,供参考。我想不要多传播了,但几点意思可供学生们思考。视频好像把我讲话速度提高了不少,我讲话没那么快的。我还讲了个如何对待逆境的例子(以前讲过的)。”这一段视频可能是吴先生最后的公开讲话。视频中吴先生声音洪亮、思维清晰,讲了六点体会和建议,体现了先生对青年学生的拳拳关爱。下文根据视频录音整理:
我们希望有全面的发展,那第一点,我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这个是老生常谈,但是确实是不变的真理。所谓基础,包括理论基础也包括实验动手能力。就像我们MIT的校徽上,是一个脑和一个手两个方面。
第二点,我们一定要把学的东西用来解决问题。不然学了干什么呢?我们应该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实际的问题,有的是实实在在每天遇到的世界上实际的问题,也有我们科学的前沿、我们的新兴的东西,需要我们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学以致用的目标。
第三点,我们应该要有创新的思维,有独立的思考。我们不能认为书上写的就是完全完美的、完全正确的,现有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我们不能有这种思想。我们一定要有新的想法。但是我们也并不是说怀疑一切,什么东西都乱讲一通。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要在当时的理论基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一些 新的想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来创造我们新的东西。
第四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培养锻炼我们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我自己也体会我自己在这方面有缺陷,也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真正的深入的学问、真正的新的东西都是得自己学的,不是教授教给你的。教授给你的是一把钥匙,把门给你打开。进去了,你怎么样子再深入,你怎么样子吸取新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学习、去自学。MIT有一条规定,就是课内1学时,课外要增加2到3个学时。这一条我当时就没有很深刻的体会,我就觉得我只要听听讲课、做做习题,我考分很高就Pass了。但是实际上没有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所以这一条自学很重要,是要一辈子坚持的东西。
第五点,就是要扩展我们的领域知识、人类兴趣的领域。这也是学校最近做的、也是多少年来主张的一个东西。当然我们现在世界上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除此之外,尤其是还有一方面,好像有些东西跟我们自己学的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说学理工的,我们对人文科学、对艺术、对其他的活动,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吸收一些?当然不能样样我们都来,但是根据个人的条件、个人的兴趣,我们还是要应该在我们自己专业范围之外,再扩展一些学习的领域。这方面MIT的条件是非常好的,我现在知道MIT有一个Course21,它里头有文学、历史、音乐、地理等等,还有好多Program,有体育等其他的东西。所以MIT这个条件非常好。比如,MIT的音乐教育是很有水平的,我当年也参加他们学生的交响乐团,教授都是特别请的名教授。
第六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技术技能。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也好,其他也好,我们往往都不是单个人自己在里面奋斗,而是要跟团队在一起。
这几点我们要是都能够投入功夫去学,那一定能有很好的发展。
(黄河激整理)
关于作者——黄河激
作者简介:黄河激,力学所副所长,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10月从日本东京大学回国到力学所工作,一直与吴承康先生同在一个课题组,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及其空天应用研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