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科学】怀念恩师吴承康先生
编者按:吴承康先生是我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高速高温气体动力学、低温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燃烧与能源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著的成就。2022 年12 月25 日,吴先生在北京不幸离世,但他的高尚品德与学者风范永远留在后辈学子的心中。为了弘扬和传承吴先生所展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本刊将陆续发布力学所同志们撰写的纪念文章。
怀念恩师吴承康先生
孟显
我是2000年来力学所读博士的,导师是吴承康先生和潘文霞研究员。因硕士期间主要做数值模拟工作,我在实验相关的知识积累方面相对薄弱,是吴先生和潘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使我逐渐地改变了仅从理论角度来思考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式。他们总是鼓励我多去实验室,多动手、多观察、多了解实验对象和实验过程,要理清实验思路,才可能得到可靠的实验数据。
吴先生工作非常严谨、严格,逻辑思维十分清晰。而且,他也非常节俭,会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物尽其用,以发挥最大的价值。做实验工作的人都知道,虽然每次正式实验的时间可能不长,但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充分论证实验的可行性,确定实验参数的范围和大致的实验步骤。因为任何没有考虑周到的步骤可能都会影响到实验的顺利与否。实验前期的到位准备、实验过程的严格操作、实验后的总结报告、实验设备和环境的维护、实验工具的及时整理……有些虽然看着是很小的事,吴先生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地明白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随便可以成功的。
吴先生做事情的效率非常高。2009年之后,我们课题组的一项重点项目是吴先生负责的重点基金《影响电弧加热发动机寿命和效率的关键热物理问题研究》。潘文霞老师、黄河激老师和我负责电弧推力器相关的实验工作,北航的王海兴老师和清华大学的陈熙教授负责电弧推力器相关的数值模拟工作。当时大家计划写一篇通过测量冲击力的方法来间接测量电弧推力器产生的微小气动推力的文章,具体分工为:力学所提供实验数据,北航提供数值模拟结果,吴先生执笔撰稿。当时吴先生虽然已经82岁高龄,但身体健朗,白天经常到办公室和我们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晚上常常10点以后、甚至12点还回复我们的问题。几乎在我们给出最终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的同时,吴先生就完成了文章的撰写。从原理、模型到数据分析,吴先生描述、分析的非常清晰、透彻。这篇文章发表在2011年力学学报英文版(Aerodynamics of indirect thrust measurement by the impulse method, Acta Mech. Sin. (2011) 27(2): 152-163),也成为了吴先生近年来发表的重要文章之一。
吴先生曾经说过:“实践使我认识到: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应该根据需求,可以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可以是科学发展中需要回答的重要学术问题。有时开始做的时候不一定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很明确,特别是基础研究,但有意义的成果必然是解决重要问题的成果。要做好一个课题,首先应该从基本问题开始,用基础理论指导,看看是什么问题,以找出主攻方向。做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用基础知识检查,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打好坚实基础和正确运用他们的重要性。”这是他留给我们后辈学子的箴言。
我博士毕业后留在力学所工作,并一直做吴先生的生活秘书,因此在生活上接触先生比较多些。吴先生喜欢音乐,拉小提琴的水准很高。吴先生在“三高乐团”担任小提琴首席的那段日子,应该是吴先生晚年最开心的时光之一。“三高乐团”是由喜爱音乐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和高级军官组成,包括97名乐手和141名合唱团员,平均年龄62.5岁。在“三高乐团”成立之初,吴先生就被院里推荐去了乐团,并担任了乐团的小提琴首席。那段时期吴先生经常跟乐队一起练习,也经常去外地演出,师母黄老师的身体也还硬朗,有时也陪吴先生去外地。为了保证小提琴的音准,在北京干燥的冬天里,吴先生还专门在放小提琴的房间安置了一台加湿器。2012年12月22日,吴先生作为乐团首席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和高级军官爱乐之友新年音乐会”,音乐会的视频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播出。视频里吴先生的镜头非常多,先生专注地拉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吴先生在生活上非常节俭,在单位开会吃盒饭,吃不完的食物会带回家。吴先生很少给自己买衣服,但穿的衣服总是干净得体。近年来吴先生的听力逐渐转差,原有的助听器已经不太够用。2022年10月份,先生终于在医生的建议下重新配了助听器。记得配完后,吴先生让我猜他的助听器多少钱。我说:医生会建议您配戴效果好些的,要不然您孩子打电话都听不清楚,多不方便呀。吴先生说:是的,这个助听器虽然是医院里第二贵的,但比之前的效果好太多了。
2022年11月14日吴先生生日当天,疫情还没有变得严重,我和魏小林老师、徐永香老师去了先生家祝贺生日。吴先生很开心,还说起了上午退休的三组老同志在腾讯会议上给他祝贺生日。想起之前,每到吴先生生日时,离退休的老师和课题组、实验室的同事二十多人齐聚先生家,吃蛋糕、喝茶、听吴先生和离退休的老师聊以往工作上的趣事,已经成了大家每年都盼望的一个日子。
经历了吴先生染病、医治、离去的整个过程,虽然先生积极配合治疗,但短短数日,一向康健的先生还是无奈地匆匆离去。每当想起,心痛万分。先生千古!
关于作者——孟显
简介:孟显,200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读博士,师从吴承康先生和潘文霞研究员。2006年留所工作,从事热等离子体产生、状态控制和参数诊断、空间电推进、大型地面试验装备研制及试验工作。工作期间一直兼任吴先生生活秘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