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所纪委
      • 党支部
      • 工会
      • 团委
      • 妇委会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中科力森
    • 关于力森
    • 主体业务
      • 国资监管
      • 成果转化
      • 知识产权运营
      • 投资
    • 产业布局
      • 持股企业
      • 事业部
      • 产品介绍
      • 科技成果
        • 航空航天
        • 生命健康
        • 交通能源
        • 先进制造
        • 专业软件
    • 新闻资讯
      • 力森要闻
      • 持股企业动态
    • 招聘信息
      • 岗位信息
      • 持股公司
    • 联系我们
  • 怀柔园区
    • 基地概况
    • 动态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管理制度
    • 流程指南
    • 基础服务
    • 周边配套及景点
    • 联系我们
    • 图片新闻
    • 科研进展
    • 全文检索
    • 大型装备
    • 园区简介
    • 配套设施
    • 联系我们
  • 基础科学中心
    • 中心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研进展
    • 会议通知
    • 人才队伍
      • 核心骨干
      • 青年人才
    • 快讯
  • 媒体扫描
  • 综合信息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招聘信息
  • 仪器设备
  • 专题报道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所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中关村园区
      • 怀柔园区
      • 落塔
      • 科学家精神
      • 文体活动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人才概况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花园
      • 前沿动态
      • 情系科学
      • 释疑解惑
      • 精彩图片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预算决算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 组织机构
    • 所党委
    • 行政领导
    •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 历任行政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形象标识
    • 所内风光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合作交流
    • 科研进展
    • 仪器设备
    • 科研产出
      • 获奖
      • 专著
      • 论文
      • 专利
  • 人才队伍
    • 两院院士
    • 正高级岗位
    • 副高级岗位
    • 中级及以下岗位
    • 优秀人才
      • 国家级领军人才
      • 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
      • 创新团队
      • 优培计划
    • 人才招聘
  • 教育培养
    • 机构简介
    • 导师队伍
    • 招生就业
    • 培养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党组织机构
    • 党建要闻
    •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通知
    • 学习园地
    • 规章制度
    • 警示教育
    • 流程指南
    • 协力原创文章
      • 党员随笔
      • 创新驱动发展
      • 力学人
    • 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科学传播
    • 学术期刊
    • 科普资源
    • 力学园地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党群园地
党组织机构
所党委 所纪委 党支部 工会 团委 妇委会
党建要闻
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通知
学习园地
规章制度
警示教育
流程指南
协力原创文章
党员随笔 创新驱动发展 力学人
  •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园地协力原创文章党员随笔
  • 党员随笔

    下届奥运会游泳观赛指南(力学篇)

    作者:万田发布时间:2022-05-16【字体: 大  中  小 】

      游泳是奥运会当中的金牌大户,不仅有各种距离的比赛,还分四种泳姿,接力项目更是紧张刺激。游泳运动员健美的体型和优美的泳姿,也使比赛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但是,就跟足球比赛里啥叫越位、篮球比赛走没走步一样,游泳比赛中也充满了问题陷阱,比如“为什么要潜泳”、“为什么自由泳最快”……一旦回答不上,那就是看了个热闹了。
      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不但要能简单回答疑问,还要从原理上给与解答,这篇文章就当是一份借助了科学力量的观赛指南吧。
      希望朋友们认真阅读,下届奥运为中国游泳队加油的时候用得着。
      
    我国游泳选手张雨霏(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问题一:为什么入水后要潜泳一段距离?
      从运动员一跃入水开始,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运动员要像海豚一样在水下潜泳一段距离再出水面(蛙泳比赛除外)。
      普通观众的解答:当然是因为这样最快;
      专业观众解答:因为水下蝶泳腿最快;
      科研人员的解答:因为潜泳没有波阻
      
    图片来源:veer 图库
      游泳时主要会受到三种阻力:压阻、摩阻和波阻。
      通俗地说,压阻就是你游泳时头部感受到的水的压力。摩阻就是摩擦阻力,水流过你的身体表面时受到的粘性力,由你身体表面的光滑度和水流速度梯度决定。被禁的鲨鱼皮泳衣,就是模仿鲨鱼的皮肤达到减小阻力的目的,现在运动员则通过刮体毛来减小摩阻了。波阻,全称叫波浪阻力,就是游泳时拍出来的波浪会对身体产生阻力。水面通常叫做自由表面,由于空气密度比水小得多,使得水面相比水底更容易产生波浪。潜泳时没有这部分阻力,所以潜泳是最快的泳姿,但是由于其危险性被禁止使用。现代游泳比赛时,每次转身最多只允许潜 15 米。
      问题二:为什么自由泳是最快的比赛泳姿?
      答案就是自由泳是阻力系数最小的比赛泳姿,“阻力系数”四个字一定要说全,后面两个字是体现专业性的地方。
      阻力与阻力系数、速度的平方和挡水面积成正比。自由泳因为速度快,其阻力并非最小,不过,清华大学的闫卫星等人 [1] 通过实验测量了自由泳和蛙泳的动态阻力和阻力系数(表 1 和表 2,C 即阻力系数),自由泳的阻力系数仅是蛙泳的 50% 左右。如果自由泳和蛙泳以相同的速度前进,那么自由泳的阻力会小于蛙泳。从这个角度来说,阻力系数越小的泳姿越省力。
    表 1 运动员自由泳的动态阻力系数
    表 2 运动员蛙泳的动态阻力系数
      问题三:为什么长距离自由泳比赛中,运动员很少打腿?
      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打腿太费力,自由泳的推力主要由手臂产生,腿重而且离心脏远,导致推进效率低。
    图片来源: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
      那完全不打腿行不行?如果你懂力学,进行一下力学分析,就知道应该是不行的,运动员需要通过打腿来保持身体姿态。
      人体在水中受到的垂直方向的力,主要有重力、浮力和水的压力,这三者不仅仅需要保持力的大小平衡,还要保持力矩大小的平衡。重力作用点在人体的质心,通常在肚子附近。由于肺部里的空气能产生大量浮力,因此,人体的浮力作用中心更靠近身体上半部分。那么,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就需要身体下半部分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或者通过上半部分身体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样产生的力矩就会平衡浮力产生的力矩,身体在水中才会保持平衡。自由泳的向下打腿,就是保持身体力矩平衡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种“下坡式”自由泳,头部下沉的较多,整个上半身与前进方向有个夹角,水能够冲击到背部,这样产生的上半身向下的力,也能保持力矩平衡。“下坡式”自由泳是不用打腿的或者很少打腿的,这样能够更省力,适用于长距离游泳。
      游泳比赛演变成今天这种形式,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包含了很多力学原理。随着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比赛中,相信以后运动员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游泳学不会,有时候不光要问教练,更要在梦中问问牛顿,看看你的泳姿是否违背了他的定理。
    我国游泳选手汪顺(图片来源:东京奥运会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 闫卫星,王连泽,李德坚,王新峰,沈熊,“测量游泳动态阻力的附加阻力微扰动法”,清华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5 卷第 5期
      
      万田,副研究员,高温气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高超声速非平衡计算流体力学,高温计算物理,过渡流区大气密度。

    附件下载:

    上一篇:我和我们的祖国 诗词三首
    下一篇:走好前辈们走过的路 沙漠戈壁排难克险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8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9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