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术编辑,主要指的是从事编辑工 作未满 5 年或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编辑。2019 年 10 月,我正式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入职 3 年以来,一直担任中文期刊的责任编辑和编务,负责稿件的收稿、送审、退修、编校、 出版等,已熟悉期刊运作的整个流程。2022 年, 因继续教育, 参加了多场期刊培训课程, 犹如打开了一扇世界大门,让我对期刊和编辑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核心媒介,发 表的文章代表着某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最新 研究成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开 放科学的大势,学术期刊形式在不断变化: 载体形式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出版;传播方式 从纸本阅读到网络传播;运营特点从订阅发 行到开放获取;发展方式从单刊模式到集群 模式。但稿件质量仍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道, 这就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 期刊编辑集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宣传推广 一体化,线上线下多维度的新模式。
青年编辑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与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有关。科技期刊编辑 几乎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即使这样,入职 前的大部分青年编辑所从事的也只是某个领 域或某个学科的研究,知识面相对较窄,而 优秀的期刊编辑实际上是作者,审者和读者 之间重要的桥梁, 要求学术上“既专又博”, 业务上精通编辑学知识、出版运作和宣传推 广能力,门槛很高。入职后,很多编辑初始 阶段一般担任的是单一型“普通小编”的角 色,简单处理“来稿、编校、出版”,因期 刊大多为月刊或双月刊,编辑工作具有长期 性、严谨性、重复性、时限性,使得编辑容 易感到繁琐,枯燥,缺乏兴趣和动力,久而 久之,便对编辑职业产生困惑和迷茫。入职3 年多,目前我也深深感受到因知识和专业 储备不足带来的不安,想寻求工作上更大的 价值感和成就感,由此我开始深入思考自己 的职业发展, 寻求如何“破圈”, “破茧”, 实现能力的进一步全面提升,成长为具有足 够专业知识、丰富编辑出版经验和宣传推广 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编辑。编辑工作依托于期 刊,认知有限,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浅谈青 年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期刊部内的“传帮带”。组稿和 审稿对学术期刊至关重要,资深编辑不但拥 有高质量的编委群、作者群,还具有深厚的 知识面、一定程度的学科知识、敏锐的眼光, 能够对学科领域前沿和热点难点问题精准把 握,策划出精品选题和栏目。此外,资深编 辑拥有宝贵的出版智慧和经验,熟悉国家出 版政策,编辑的各种规范。最重要的是,深 耕于期刊,老编辑往往具有为文化作贡献和 为读者竭诚服务的匠人精神,是期刊社的宝 贵财富,对新入职编辑在激发强烈的职业兴 趣和夯实编辑专业知识方面具有极大的引领 作用。资深编辑往往承担重大项目和课题, 青年编辑可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编 辑的大局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以及 老编辑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逐 步提升编辑的申项经验,文字驾驭水平,沟 通、协调、统筹能力。
第二,参加入门培训、进阶课程、职业 技能大赛。 ①常规技能考试和入门培训,能 够帮助新入行编辑系统掌握编辑学基础知识 与编辑基本技能,完成稿件的编辑加工,及 时掌握科技名词术语的规范使用,使之符合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规范。包括:全国出版专 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 的《出版专业实务》 《出版专业基础》《数字出版基础》《有关 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 《作者编辑常用标 准及规范》《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期 刊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编校质量常用标准 规范》《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 符号用法》《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信 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②中国科技 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期刊协会等组织的 培训进阶课程,不但有助于编辑了解国际期 刊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国内期刊发展的 政策环境与机遇挑战,还能学习优秀编辑分 享的办刊实战经验。③ 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 辑大赛对青年编辑的格局视野、办刊理念、 职业精神、知识水平、编辑技能、沟通协作、 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 察,可促进编辑走出舒适区、主动学习、跨 界交流,并与期刊共同发展,规划好职业生 涯。
第三,走出舒适区,目光放远,积极加 入行业内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汲取国际国内优秀编辑办刊经验。国际组织有:科学工程 医学学会(STM), 美国学术出版学会(SSP), 全球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 , 国际管理 和技术编辑学会(ISMTE) , 科学编辑理事 会(CSE) 。国内组织有:中国期刊学会、 中国(各省市) 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各 省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 科学期刊编辑学会。此外,多阅读编辑出版 专业的期刊《出版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可以帮助编辑 了解最新的编辑学知识和技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优秀编辑的功底和对期刊的创新 作用至少需要青年编辑在行业内 5 年的积淀, 及早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去学习完善, 持之以恒,定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王永会,力学学会办公室 工作人员。《力学与实践》期 刊责编、编务, 负责期刊稿件、 文章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