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琦
从 1995 年起进入微重力科学研究领域,“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第一批筹建人,现任力学所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室副主任。
2016 年 4 月,利用“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SJ-10)完成了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空间实验;2016 年 9 月,在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TG-2)任务中开始了大尺寸液桥科学实验,到2019 年 7 月 19 日 TG-2 如期“回家”,在轨成功开展了 700 余次科学实验,是国际上实验最长、工况最多及最系统的空间流体科学实验。空间实验突破了液面控制等航天器空间流体管理的技术难题,发现了多项重要的流体转捩新机制(如:临界失稳综合效应、多次转捩等) ,JFM、PoF 等流体力学顶级期刊发表了相关空间实验的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在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任务“流体物理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的研制,正在紧张开展初样鉴定件集成测试。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任务中,开展了高品质连续可调微牛级推力器的研制。2019年 8 月 31 日,射频离子推力器随 KX-09 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在轨点火实验成功。
曾任实践十号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总师, 现任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工程(KX- 09)科学应用系统总师;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科学战略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组组长;中国空 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实验流体专业组组长; 国际宇航联(IAF)微重力专业委员会成员等。2019 年荣获人力资源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军委 政治部、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授予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四 位“优培计划”A 类入选者
力学研究所人才培养体系分为国家级、院级及研究所级三个层次。其中国家级、院级计划按照 国家及院有关规定执行,研究所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所级设立“力学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以下简称“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该计划旨在面向我所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造就新一代 学术带头人,重点加强对 40 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本期将向大家展示四 位“优培计划”A 类入选者的风采。
蒋敏强
蒋敏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 年6 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固体力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 7 月进入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2013 年6 月到 2014 年 12 月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明斯特大学材料物理所工作。现为力学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德国物理学会(DPG)会员和美国科学创新促进会(AAAS)会员。
他主要从事固体力学、冲击动力学、新型材料力学的研究。近年来在非晶合金的塑性流动和局 部化剪切带、断裂以及脉冲激光烧蚀等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Sci. Adv.》, 《Phys. Rev. Lett.》, 《J . Mech. Phys. Solids》, 《Appl. Phys. Lett.》, 《Acta Mater.》等重要期刊发表 SCI 收录论 文 70 余篇,相关成果得到领域内多位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权威杂志主编、著名学者的重点关注和 积极评价,被多篇权威综述文章作为独立一节长篇幅引用。他于 2015 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曾获英国麦克斯韦青年作者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
袁泉子
袁泉子,研究员、博导、共产党员。2011 年于中科院力学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留所工作至今。2014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第二完成人 );2015 年,获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
2017 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 年,获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019 年,入选中科院力学所“优培计划”A 类。袁泉子紧密结合纳微系统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力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围绕着“纳微系统中的固液界面动力学”,逐层深入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绩包括:一、从原子层次解释了受限液体的电润湿机制,得到电场下“Huh-Scriven 佯谬”的首个解答。二、提出“电弹性毛细”的概念,为药物输运和纳微系统驱动提供新途径。三、发展统一描述微观和介观能量耗散的方法,揭示粗糙表面接触线的动力学规律。
在 JFM、PRL、JACS 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 20 余篇,SCI 他引 1000 余次。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 诺贝尔奖得主 A.K. Geim 教授、A. Warshel 教授,多名中、美科学院 / 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同行的正 面评价和数十次大篇幅引用。发展的新方法、发现的新现象、揭示的新机理、提出的新概念,被国 际学者应用并拓展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为纳微系统中固液界面相关的力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王一伟
王一伟,博士, 1983 年 8 月出生,现任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高速水动力学与空化流动问题研究,针对某重大工程型号研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在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界面稳定性、空泡溃灭相似律、流固耦合破坏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多次直接作为工程设计的条件与准则,建立了自由面 / 空泡相互作用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集成为水下发射载荷仿真等工程计算软件,为型号的攻关、定型、出厂以及现场试验提供了重要支撑。研究工作中发现的近自由面空泡稳定性调控等新机理,作为未来超高速水面航行的理论基础,已应用于跨介质超高速航行器等新概念装备的研制。
王一伟目前担任所学位委员会委员、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院青年联合会委员、SCI 期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执行编委等职, 近五年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防基础 科研重点项目、“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等 20 余项重要研究项目和课题, 基础研究成果在 Phys. Rev. Fluids、Phys. Fluids、Int. J. Multiphas. Flow 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
李文皓
副研究员,在先进制造工艺力学实验室(MAM) 与空天飞行科技中心(筹) 双跨工作,从事于以空间操作、高速飞行为代表的复杂飞行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是我国最早提出和开展无人机集群飞行与控制协同概念,以及基于地球磁场效应的航天器无源推进概念的研究者之一,在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技术的时延消减、多体非线性耦合运动预报等方面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921) 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作为力学所牵头承担的“临近空间中高层科学实验平台”项目的副总师,提出了临近空间球载发射结合宽域系统的平台技术新思路,设计并完成国内 / 国际首次多个宽域飞行器的临近空间投放 飞行实验,取得预期效果。
李文皓目前担任所学位委员会委员、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主持中科院战略先导、院重点部署、 军口 863、民 973、航天 921 工程、军科委创新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近 30 项, 发表 SCI/ EI 及核心期刊 / 会议文章 2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项(受理 20 余项),登记软件 19 份。